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[iOS]delegate和protocol
阅读量:7108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271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9 分钟。

hot3.png

今天上班和同事讨论工程怎么组织的时候涉及到这个话题。

iOS开发上对delegate使用广泛。
记在这里,如果有新人Google到了,希望能有点帮助。

protocol和delegate完全不是一回事,放在一起说,只是因为我们经常在同一个头文件里看到这两个word。

protocol和java里interface的概念类似,是Objective-C语法的一部分。

定义protocol如下

@protocol ClassADelegate  - (void)methodA; - (void)methodB;  @end

那么就是定义了一组函数,这组函数放在一起叫作一个protocol,也就是协议。

函数是需要被实现的,所以如果对于class如下

@interface ClassB 
{
} @end

就叫作ClassB conform to protocol ClassADelegate,也就是说ClassB实现了这个协议,

也就是实现了这一组函数。

有了上面这个头文件,我们就可以放心作调用

ClassB *b = [[ClassB alloc] init]; [b methodA]; [b methodB];

而不用担心出现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这种错误了。

所以protocol就是一组函数定义,是从类声明中剥离出来的一组定义。

id
b = ...; [b methodA];

这种用法也常见,b是一个id类型,它知道ClassADelegate这组函数的实现。

那么delegate是什么?其实和protocol没有关系。Delegate本身应该称为一种设计模式。

是把一个类自己需要做的一部分事情,让另一个类(也可以就是自己本身)来完成。
比如ClassC

@interface ClassC {
id delegate; } @end

那么ClassC的实现(.m文件)里就可以用delegate这个变量了。

当然这里完全可以用其它名字而不是delegate。

我们也可以这样写

@interface ClassC {
ClassB *delegate; } @end

这样我们知道了delegate是一个ClassB,它就可以提供ClassB里的方法。

可以把一部分ClassC里的工作放在ClassB里去实现。
这样的写法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?或者应该写成这样?

@interface ClassC {
ClassB *classB; } @end

…..

delegate没有了…

所以说其实delegate只是一种模式,大家约定俗成,当把自己内部一部分实现暴露给另外一个类去做的时候,就叫实际做事的类为delegate。

为什么会需要把内部实现提出来给另一个类做呢?

最常见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隐藏实现的前提下,提供一个自定义的机会。
比如Apple提供的iOS SDK里就有众多的delegate,比如最常用的UITableView,
我们没法知道Apple怎么重用UITableViewCell,怎么处理UITableView里Cell的增加、删减,因为我们没有源码。
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实现Delegate的方法来控制一个UITableView的一些行为。
UITableViewDataSource其实和delegate是一样一样的,只是由于意义不同换了个名字罢了。

protocol在此扮演了什么角色呢?

protocol是一种语法,它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、实现delegate模式的机会。
比如写UITableView的时候,Apple这么干
UITableView.m

- (void)doSomething {
[self blahblah];   [self.delegate guruguru];   [self blahblah]; }

delegate是我们写的类,这个类如果可以被传给UITableView做为其delegate,那唯一要求,就是它实现了

- (void)guruguru;

这个方法。

如果我们把这个方法定义在一个protocol里

@protocol XXXProtocol  - (void)guruguru;  @end

就说明了,UITableView需要的delegate是一个conform to XXXProtocol的类。

这就正好是

id

表达的意思。

无论具体的类是什么,它还有其它什么方法,只要它conform to这个protocol,
就说明它可以被传给UITableView,作为它的delegate。
那么Apple为了让我们知道这个protocol是delegate需要conform的protocol,
它就把XXXProtocol改成了UITableViewDelegate

这样我们看到protocol的名字里有Delegate,就知道这个protocol里的函数是用来做自定义(Customization)的了。

代码最终还是给人看的,公司里尤其如此。

大家都希望对方把事情讲得清晰易懂,如果在再有两句俗语或者行话那大家就很开心了 :]

//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• delegate是对别的对象指针,按MVC一般最好赋值对象是Controller,它实现的是一种模式,它本身不是模式。 Protocal是一组方法的定义。当id<protocal>定义为delegate时,就是要用别的对象即赋值的delegate去实现 protocal里的方法,这个过程使用的模式就是代理模式。</protocal>

  • 可能有些人觉得后面一段难以理解,其实protocal就是一定要去实现的方法定义,那么delegate类里面要实现某个委托的方法。

    SO,Delegate类+protocal的话就保证了你另外实现的delegate类里面必须有这个委托方法,但至于delegate类还可以干其他事情,这个就由你来自定义了!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u/920737/blog/150692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Azure IoT 技术研究系列4
查看>>
《人月神话》阅读笔记01
查看>>
Tree
查看>>
jQuery的Dom插入操作图示
查看>>
配置舒适的工作环境
查看>>
UGUI代码分析
查看>>
蓝鲸财经新闻记者实战培训
查看>>
Tcpdump Manul
查看>>
经典计算机算法设计方法(9) -- 迭代
查看>>
算法面试题解答(三)
查看>>
字典的创建和使用
查看>>
mysql 启动不了了
查看>>
LeetCode: 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
查看>>
colormap中的内嵌彩色模块和调用方式
查看>>
标准W3C盒子模型和IE盒子模型CSS布局经典盒子模型(转)
查看>>
Ubuntu上hadoop集群安装[转]
查看>>
汇编实现点亮Led灯(2440)
查看>>
halcon算子翻译——fit_surface_second_order
查看>>
JDBC获取ResultSet的MetaData
查看>>
nginx重启命令
查看>>